河北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10-18001145010
    广告

    今日小暑|小暑至,夏意浓,蝉蛙欢叫,荷香满溢

    2025-07-07 18:46:05

       作者:传承中华国学

    阅读:15430

    评论:0

    举报

    [摘要] 二十四节气·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7月7日4时05分盛夏的幕布正式拉开 7月7日,进入小暑节气。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此时既高温炎热,也降水增多,甚至可能出现大暴雨、雷击等现象。民谚“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正是对全年最闷热气候的生动描述。温风

    二十四节气·小暑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7月7日4时05分

    盛夏的幕布正式拉开


        7月7日,进入小暑节气。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此时既高温炎热,也降水增多,甚至可能出现大暴雨、雷击等现象。民谚“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正是对全年最闷热气候的生动描述。


    温风至,盛夏始。今日拂晓4时05分,当城市还在沉睡,小暑节气已悄然降临。作为夏季第五个节气,小暑标志着季夏时节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大地进入一年中最富生命力的阶段。


    民间素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此时虽未达极热,但紧随其后的大暑与三伏天才是一年中最“煎熬”的时段。


    小暑·三候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他根据黄河流域周边地区景物结合二十四节气特点,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分成三候。



    一候:温风至;

    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

    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诗经》中“七月在野,八月在宇”描述的正是此景。

    三候:鹰始鸷。

    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起居养生

    小暑时节高温潮湿,人体易受“暑湿”侵扰,养生需遵循三大原则:


    养生为上

    三伏天气压偏低,心脏负荷加重。应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持情绪平和。可用麦冬、西洋参等益气养阴。



    饮食


    清热祛湿是饮食核心:

    多吃苦瓜、莲子心清热降火

    小暑黄鳝赛人参,滋补味美正当时

    南方食新米,北方头伏饺子开胃解馋


    推荐汤饮:

    冬瓜薏米猪骨汤:清暑祛湿

    木棉花莲房汤:养心安神

    绿豆酸梅茶:清凉解毒


    冬病夏治良机

    小暑是“冬病夏治”的关键期。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等冬季易发病症,此时通过三伏贴等中医疗法治疗效果最佳。



    小暑,虽暑犹凉,化伏为安
    愿你,寻一处清凉

    守一份静好,得一心淡然

    偶得悠闲境,遂忘尘俗心
    林喧觉雨,山暗闻雷
    雨洗诸尘,山鸟酣歌
    幽林听鸟语,深谷看云飞

    洗却人间暑气

    小暑已至,遥祝夏安
    愿你心有清凉,以消烦暑
    夏日炎炎,境随心转
    愿你清茶相伴,潇洒一夏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