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瘾之一藏书瘾
作者:杨玉祥 朗诵:静云止水
赵书田老师有一个嗜好,——买书。几十年来,休息日他是必逛书店。每一次都是满载而归。家里的书架上,都是各类书籍。他给许多作家写过评论文章,像郭沫若,郭小川,张永枚,李学鳌,这些书也曾派上过用场。后来报刊不再需要他的稿件。
这些作家的风光早已被新的作家取代!
赵书田老师最大的享受是沏上一杯茶,一边品茶一边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慢不经心地翻看,感觉心旷神怡!
或者是从书橱的这一端走向另一端,他感觉是那样辽远。他几百遍的背咏着贺敬之的诗,(西去列车的窗口)。
在九曲黄河的上游,
在西去列车的窗口。
是大西北一个平静的夏夜,
是高原上月在中天的时候。
一站站灯火扑来,
像流萤飞走。
一重重山岭闪过,
似浪涛奔流……
自老婆去世后,背咏这首诗,使他度过了许多寂寞的时光。每一次背咏,差不多他都要流下热泪。
他就是坐着这西去的列车,去远在甘肃武威插队支边。
后来他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毕业后回京当了一名普通语文老师。
现在他已过古稀之年,推起了轮椅。每天雇了小时工给他做饭和打扫卫生。远在美国的儿子劝他雇住家保姆,二十四小时有人陪,儿子也放心。他断然拒绝,他舍不得那一本一本从书店买回的书,个别的书已经是孤本,无价之宝。他怕保姆隔三差五顺走几本,那还了得,书是他的命。雇小时工,每天,打扫卫生的工人空手来,走时他都要紧盯着她们的手和兜,小时工知道了这一点,都习惯地把兜翻过来,让他看得仔细,他才放心。
个别的书页被他翻看得发黄。为买这些书,老婆和儿子没少和他吵架,说:“买回来的是一本本文化垃圾!”
他大骂她们没有文化,书是一个时代文化的沉淀。
他和老婆早就分屋个睡个的觉。他床的半边放着他喜欢的书,半夜失眠,随手拿起一本就看,看到书从手中滑落。
书是他的安眠药。书也是他的伴侣——灵魂伴侣!
小时工忙完活,推着他到楼下晒太阳,老太太们唱红歌,他就给大家背唐诗宋词。大家夸他有文化,因为大家不会背。保姆说他学问大了去了,好大的三居室,屋里都是书,读不完的书。
一个老爷子给他出主意,他有三十个跟他有电话联系的学生,一人赠一百本,各自拿回家收藏。他舍不得!别说几千本,动一本他都舍不得!——其实他收藏的书有二万多册。
一天保姆习惯来上班,可就是没有人来开门,她叫来物业的人,撬开门,他躺在床上,胸口上放着一本书,永远地睡着了!
物业给他儿子打电话,他说:“我回不去呀!到大陆因为疫情要隔离半个月,一切都来不及呀!”他哭着拜托物业替他给老父筹办后事。
他已决定把房子卖掉,屋里他知道除了书还是书,可卖给谁呢?
问了一遍,小区群里没有人吭声。谁愿意拿死人的书呢?
最后把收废品的人找了来,没有给几个钱,就让他一辆一辆拿三轮车拉走了。
他的几十个学生听说老师去世了,都不约而同的来到小区,大家想每人拿几本老师收藏过的书,那上面还有老师手抚摸的味道。他们想拿回家,偶尔翻出来看看,也是个念想!
物业的人拉着他们到小区门口,把这想法和收废品的人说了。那人面露难色,一连说你们来晚了。原来他为了卖点高价,就在堆成山的书上洒上水,上面遮住大塑料布,正闷着呢!让水慢慢渗透进书页里。
几个学生翻开布,拿出一本本书,漂亮的书都膨胀起来了,真成了垃圾了!
他们把书放回原处,长叹一声:“老师收藏了一辈子的书,最后是这么个结局!——也好!他死了,他所热爱的书,也魂归纸浆,成了他的陪葬品!”
静云止水:青岛市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青岛海之声文化艺术中心理事,朗诵联盟会员。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