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区总参谋长和韩老
作者:杨玉祥 朗诵:黄华
一次编辑部四个人到长春出差,原北京市教育局老局长,让我们带封信过去,送给他的学生,现任沈阳军区总参谋长。
早就听说,韩老早期是延安保育院的院长。他的学生几乎都是中央高级干部的子女。他即当老师,又当父亲。有时抱着孩子,哄着睡觉,哄着哄着孩子就尿了。
八十年代末期,当年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不是省长,也是将军。
我们被安排在省委一号院,这里没有特殊关系,花多少钱也住不进来的。绿荫环抱中,有给毛主席建的别墅,有当年关东军司令冈村宁次的日式别墅。
我们住进院里酒店豪华套房,坐了一夜火车卧铺,累了,先在卫生间的大浴盆里泡了个澡。我们知道带大浴盆的豪华酒店,是五星酒店标配。
睡过一觉后,罗辰生主任拿出韩老的信,上面写着住宅电话。通了电话后,罗老师说了转送信函之事,对方说:”老师的朋友从北京来,我们一定要过去看看!”
只听外面有轰隆隆的雷声再响,大雨顺着窗玻璃往下滚。
”雨好大,您明天过来也不迟。”
”我是老师从小抱大的,别说这点雨,下刀子也得过去。老师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我已经吩咐司机了,一会儿见!”
电话那边挂上了!
我们站在窗前,望着楼下酒店停车的门廊,不一会,门廊一辆大红旗牌轿车停了下来,一位穿军装的人走出来,后面跟着一位妇女,一定是总参谋长老婆了!
我们站在房间门口迎接,那时还没有实行军衔制的服装,不过军区总参谋长,至少是中将了。
将军和夫人坐在长沙发上,说:”房间是不是简陋些,要不,换个更大的房间?”
我们忙摆手说:”这已经很好了!”
夫人这时拿起放在沙发旁的电话说:”总台吗?让你们总经理到我这来!跑步过来!什么,经理在洗澡。你就说是总参谋长再叫他!”说完啪——地挂上了电话。然后笑着冲我们说:’这经理是他一手提拔的!’她指指旁边的丈夫。
门开了,门口站着一位头上还堆着肥皂泡的人。穿在身上的衣服,也差不多沁湿了,只见他上前三步,冲参谋长和夫人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是标准的九十度大躬,然后抬起头说:”首长,请指示!”
总参谋长看着经理狼狈不堪样,就在笑。夫人却绷着脸说:”这是参谋长老师的朋友。老师可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老师,不是父亲,胜似父亲!——明白吗?”
”明白,首长的老师就是我的老师,首长的父亲就是我的父亲!”
参谋长说:”明白就好!明天开始,好好照顾我的客人。——先回去继续洗你的澡吧,我还和朋友有事要谈。”
总经理又鞠了一个九十度大躬,才退出了屋。
我们忙把韩老的信递上去,夫人看完,眉开眼笑。将军似乎知道有好事光临,也慈祥地笑了!
我们也跟着傻笑,屋里充满快乐的气氛!
第二天我们溜溜达达下楼吃早餐,推开门往楼下走,只见楼梯口笔直地站着一个人,他似乎在这里等待许久了,见我们过来,他迎上前去,说:”北京的客人,早上好!我领你们吃早餐。”我们这才想起来昨天满头肥皂泡的总经理,他没有带我们去早餐的大厅,而是进了一个包间,中间一个圆桌,圆桌旁放着五把椅子,看来这是专门为我们准备的。包间四周摆满丰盛的早餐,咖啡、牛奶、面包、黄油,还有长春特色卷春饼,大碴子粥,小米粥,牛奶燕麦片粥。
总经理亲自陪着我们吃早餐,小心地去问我们想去哪里玩,有啥希望他帮忙!
司机已经为我们安排好,24小时听从我们调遣。
我们待了三天,临走去结账,服务台说:”账已经结清了。”
我们找到总经理说:”账还是要结的,回去我们可以报销。”
总经理说:”你要付了房费,参谋长还不骂我个狗血喷头!”
我们知道再争下去也是无果,只好惴惴不安地上了车。
下车时,司机拿出四大口袋,里面装满东北特产,一人一包。说必须收下,是参谋长亲自定下的礼物!
回到北京后,一次在晋阳饭庄和韩老聚餐,我们表达了借韩老的光,被隆重招待,一起站起来给韩老敬酒,表示感谢!
韩老笑着摆摆手说:”没啥了不起的,让你们送的信,是告诉我那当总参谋长的学生,他们的孙子,上了北京重点小学。”
我们终于明白了,纷纷冲韩老竖大拇指。
他笑着说:”我给校长打电话,说孩子的爷爷,还在东北为我们国家守卫着边疆。再说又是革命后代,理应该照顾的。”
有人说:”您是老教育局局长,虽然退了,余威尤在嘛!”
韩老故去了,一次到学校参加活动。发现这个从延安走过来的全国名校,在显著位置,耸立着韩老的雕像!
黄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嘉宾主持人,中国诵读大会会员,中国诗歌诗词春晚朗诵艺术团副团长。资深媒体人《华声艺园》版主,北京市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