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刊特稿
文学的创造力、时代价值及文化创意产业趋势
——答西交利物浦大学硕士研究生刘伊如22问
◎凌鼎年
摘 要:作家不是科学家,更不是决策者,不能直接参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等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与推广,但作家可以拿起笔,为第四次工业革命鼓与呼。一个新时代的作家,其作品如果只有卿卿我我、恩恩爱爱,只有颠鸾倒凤,缠绵悱恻,只沉浸在历史里,只拘泥于故纸堆,不关注现实,不放眼未来,就谈不上是个优秀的作家。
关键词:微型小说;文化创意产业;媒介技术变革;文学创造力;时代价值
受访者简介:凌鼎年,中国作协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作家网副总编,亚洲微电影学院客座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外导师、苏州健雄学院娄东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在海内外报刊发表过1200多万字,出版过英译本、日译本、韩译本等个人集子65本,作品译成15种文字,曾获《小说选刊》“茅台杯”奖、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最高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紫金山文学奖、首届叶圣陶文学奖、首届吴承恩文学奖、首届蔡文姬文学奖、首届吴伯箫散文奖、国际东方散文奖、小小说金麻雀奖、小小说理论贡献奖等国内外数十种奖项,百年老校太仓市一中建有凌鼎年文学馆(贾平凹题写馆名),太仓高级中学建有凌鼎年作文指导馆(曹文轩题写馆名)。
访问者简介:刘伊如,女,2001年10月出生,山东济南人,西交利物浦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文化与创意产业。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