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题目,许多人不禁纳闷:该不是搞错了吧,只听说下河摸鱼,哪有上山捉鱼的道理?
别急,听我说,我的家乡依山绕水,夏日里大雨滂沱,山洪倾泻之即,但见小溪满大河涨,水势涛涛。待雨点稍稀,早有性急的人们披着蓑衣雨衣,戴着斗笠,携着抄网,匆匆地奔往山间溪流去捉鱼。
在山上捉鱼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儿,赤着脚丫,绿油油的水草软软地抚摸着脚底,人得小心提着裤角以防打湿,逆流缓慢搜寻,行家里手但见水花泛起,顺手一抄鱼儿已闪耀着白花在网中乱跳。许多人可没这等身手,到时一着急手脚并用甚至趴到溪中的大有人在,眼见一身湿漉漉的滑稽相,但幸而逮住半斤多重的草鱼鲫鱼鲤鱼之类,倒也划算。
山间溪流哪儿来的鱼呢?曾闻言蚂蚱籽遇水则成鱼的说法,这纯属无稽之谈,更何况即便如此又岂能顷刻间长大?倘有心不妨作一试验:舀几条小鱼放在盆中,在中心用力划圈使水流动,即会发现鱼儿费尽力气地逆流而行,而不会舒服地随波逐流。知晓此道理,不妨推测池塘抑或水库中形形色色的鱼感觉水流袭来,有的按捺不住朝来水游去,便进入溪流,并借助斜坡游到山上。
也许有人会问,鱼儿果真有这么大的力气吗?其实这对鱼儿来说绝对是小事一桩,它能一直逆流到源头处,有时也会游到积水的庄稼地里,排涝时放水拾鱼算不上奇闻。令人称奇的是有的溪流由于长期冲刷,形成落差半米以上的飞瀑,鱼儿竟能借着水势跃到上面溪中,大有“鲤鱼跃龙门”之意。
由此不禁想到曾经听到的趣事:当瓢泼大雨足够大,雨点似珍珠几乎连成线时,水中的鱼儿能借空中的雨水腾空而起,扶摇直上,向天空游去。故而听到谁家的水缸大雨过后竟有两三斤重的鱼儿时,别认为怪事,倘不是龙卷风刮起,多半是它费好大劲游上天却终究掉下来的!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