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牛大柱的一生
作者:杨玉祥 朗诵:刘春
柱子从小就会干活,挎着小篮,拿着镰刀,去割草,回到家里喂牛。
柱子二十五岁时,天天在地里莳秧。他那十几亩地年年丰收。
还盖起了五间大北房。娶了媳妇,生了娃!
还雇了一个长工。不过柱子也不闲着,和长工一起干。
村子闹起了土改。家里的长工紧张地找到他低声说:“你快逃吧!”
“跑啥?”
村里的支部开会, 你被定为地主。我替你说话:“哪里有地主和长工一起干活的?”支书说:“他还有个豪宅!是村里最好的宅子了!”明天开批斗会,他要喊冤,就枪毙!杀一儆百!“
牛大柱连夜带着老婆和四岁的儿子逃出了村子,一路风餐露宿,随着人流,逃到了香港。
柱子在香港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棚子,他抹身就出去找活,一个店一个店的问,人家都摆手,说:“不缺人!”柱子后来也不问了,进去就抢活干,看见碗,拿起七八个,进后厨就刷。老板挡都挡不住,临走,塞给他两张饼。
一次他进了一个包子铺,见案板上放着刀,他就剁起了萝卜馅。老板问他是哪里的人,思索着说“我这早上四点钟就要起来活面,一直干到晚上七、八点。睡不好踏实觉。你要能吃这个苦,就来。不过第一年,算学徒工,钱是少了点,你还学技术呢!”
一年之后,柱子知道整个做包子的过程,老板要给他涨工资时,他提出了辞职。老板说:“我早知道你们温州人不屈尊人下!”
柱子和老婆开了一家包子铺,叫老牛包子。技术上创新了一步,——灌汤包子。小小店门口,总见排着队买他包子的人。晚上点钞票时,柱子说:“咱温州人,干跑堂最多一年,边干边摸准道道儿,就得自立门户!”
包子加炒肝,生意火得连香港大老板,都来尝他这一口。旁边的店面被他兼并,生意越做越大。赶上饭口,店里还是容不下,客人就站在店外面窗台上吃。
忙归忙,中午和晚上的饭,牛大柱绝不凑和。黄花鱼、带鱼、基围虾、螃蟹总是少不了!
都说温州人好色,大柱也这么认为。自从有了钱,每每十天半月,都借故到附近公园散散心,实际找他的相好,俩人亲热一番。临走,他把五百港币,放在女人坤包里。大柱想这叫一笔一清,谁也不欠谁的。他偶尔偷偷窃喜,自己神不知,鬼不觉,一个月做两次新郎官!
干到四十八岁,头总是昏昏沉沉。到医院一查,高血压。医生劝他,不要早起活面、进菜了,这些活应该交给徒弟们干了。他跟老婆说,“交给谁我都不放心,只有自己干踏实。”
老婆说:“你就是条牛!哪怕身价上千万了,也还是条牛!”
几十年下来,大柱在香港买了两套房,一套他和媳妇住,一套房给了儿子。儿子大学毕业在银行工作,娶了媳妇。三、四年的光景,娃娃们丰收了!三个,带把的。大柱当上了爷爷!
刚过六十的他,忽然跟老婆说:“想回家看看!”
“呐?”媳妇一时懵了!
“温州的村里!”
八十年代初,就有人回大陆探亲,柱子好羡慕,可兜里瘪瘪的,也不能空手回去呀!这几年兜里鼓了起来,他想气气派派,风风光光地回去看看!
从到香港第一天,他就盼望有朝一日回家看看。盼这一天盼得许久了!
他给家乡县政府捐了一辆丰田轿车。八十年代初,县委书记乘坐的还是吉普车。收到车当天,县委县政府就发出了邀请函。
牛大柱和儿子住进了县里最高级的酒店套房。 第二天早晨,由县长陪着,坐在丰田车里,前往他离开三十多年的家乡。
村口挂着一个红色条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香港企业家牛大柱荣归故里!”围着条幅站着的是镇长、村支书、柱子家的长工,和众多村民。
当年的支书,——现在还是支书,跑上前和他握手说:“欢迎回家看看!”然后在前面引路,跨进自己家的院落,——当年牛大柱的家!里里外外走了一遍,没有啥变化,连一些家具都是三十年前的,只是院里添加了一口机井,手一压就冒水。
柱子走在前面,所有人都默默跟随着往老牛家祖坟走。他在坟前和儿子跪下,磕了三个头,县长、镇长、村支书都走上前鞠了三个躬。老乡们也各自上前,稀稀拉拉把手里准备的纸钱扔进点燃的火堆里。
牛大柱在原来自己家里摆了流水席,龙虾、霸王蟹、黄花鱼,是必备的硬菜。前前后后开了上百桌,上千位村民都来喝酒和看热闹!
酒喝得太多了,头晕了起来。老支书和长工一起把牛大柱扶进正屋的床上,让他休息一会儿。儿子看左右没有人,凑过来说:“这一通折腾,差不多花光了半辈子积蓄,值吗?”
牛大柱张了张嘴说:“值!我就是想让村里人看看,过去我牛,盖了这么大院和房子;今天也让大家看看,瞧瞧,爷爷混出来喽——!”
就在这天,也许是太激动,或者是太累,牛大柱睡在当年的房子里,再也没有醒来。
人烧了后,按照当地的礼仪,还是制作一口棺材,把骨灰盒面朝大海的方向放进棺材里。
十年后,牛大柱的老婆去世了,在香港买了墓地。儿子回到村里,说要取走父亲的骨灰和母亲合葬。打开棺材,发现骨灰盒不知道何时移动了方向,换成朝香港的方向了!
长工和老支书也惊异万分。当初放骨灰盒时,他俩都在场。并且祖祖辈辈都是朝向大海。长工眼泪哗地流下来了,粗糙的大手抚摸骨灰盒说:“柱子大哥的媳妇、儿子、孙子、包子铺都在香港,他当然要看着他们呀!那是他作为牛打下的一辈子的基业啊!”
儿子也哭得稀里哗啦。
朗诵:刘春
朗诵爱好者。喜爱朗诵,配音,主持。曾获得东城区图书馆朗诵大赛集体组一等奖,国际中文朗诵金梅花奖朗诵比赛特等奖,石景山区第39届艺术节朗诵大赛优秀奖。并持有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专业教师高级证书,现为中国诗歌诗词春晚朗诵艺术团、三月雨朗诵艺术团团员。文字是桥梁,声音是使者,传递美好,始终在路上。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