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网络作家网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10-18001145010
    广告

    杨玉祥非虚构故事:街边剃头大妈的人生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摘要] 街边剃头大妈的人生杨玉祥 人们不知道她姓啥名谁,都叫她大杨树沟村的大毛。沟里长得一排排,一层层的杨树,树上垂挂着褐黄色、毛绒绒的杨树垫子,熟透后就掉下来,一场大雨,它就又和泥土融为一体,成为大地的养料了。 大毛上小学和初中都被人这么叫。结婚了,丈夫也这么叫。丈夫在林业局上班,忽然有一天林业局不让砍伐树

    2007827132945104.jpg


    街边剃头大妈的人生


    杨玉祥


       人们不知道她姓啥名谁,都叫她大杨树沟村的大毛。沟里长得一排排,一层层的杨树,树上垂挂着褐黄色、毛绒绒的杨树垫子,熟透后就掉下来,一场大雨,它就又和泥土融为一体,成为大地的养料了。


       大毛上小学和初中都被人这么叫。结婚了,丈夫也这么叫。丈夫在林业局上班,忽然有一天林业局不让砍伐树木了,丈夫下了岗。她抱着三岁的儿子,跟在丈夫屁股后面,和众多人坐火车进了关。下岗的人有的像燕子飞到广州,有的飞到上海,她们一家飞到北京,在北京落了脚。


       丈夫在工地打工,大毛则进了一个理发店,学起了理发,孩子呢,就放在家里,幸好孩子不闹,一个人叠纸飞机,能叠一整天。


       孩子后来进了打工人办的学校,大毛也成了理发师。只会伐树的丈夫,也由小工干成了泥瓦匠。


       天有不测风云,丈夫在高空作业一脚踏空,掉在竖着的钢筋上,一命呜呼。她也因为过了四十五岁,被理发店辞退了。


       她拿把小凳,带上理发工具,成了街边路口的大妈理发师。


       刚开始两元剃个头,涨到五元,现在是十元了。一天下来挣个百十来元。


       不过最担惊受怕的是城管,抓住罚一百元,一天得白干。好歹还是好人多。新来的大个子城管跟她说:“我站在东边,你就到西边理;我在西边,你就在东边干。不然,让我领导看到,我就是管理不到位。——会罚我钱的!”


       大毛听得出来,城管是在暗中保护着她。有时走个照面,她就跟大个子说:“我给您剃个头,——不收钱!”


       大个子每次都摆摆手,笑一下,走过去。


        疫情三年,剃头的生意不能做了,好歹天无绝人之路,儿子长成大人了,干了快递。天天给医院送餐。大毛担心他被染上,他一脸灿烂的笑,啪啪啪拍几下胸脯,伸出大拇指。那意思是说:“放心吧,我身体棒!”


       他骑摩托车从医院窜进窜出,因为跑的单最多,被称为单王。


       这天中午,他在七月份阳光暴晒下,往医院送单。他感到疲惫,想送完这单就回家,他感觉被晒出油的柏油路是那么长,仿佛到不了头。他眼前一黑,啥也不知道了。


       马路上没有人,等被发现时,他胳膊上的肉,和出了油的柏油路粘在一起,拿都拿不开。个别地方都被烫熟了。


       他是阳了。他本可以不用上班或看医生。可他太拼了,死时才十九岁。


       大毛不能去见儿子最后一面,就这样天人永隔。当晚她梦见儿子,儿子灿烂笑着对她说:“我马上就托生了。马上会见到妈妈了!”


       疫情结束,她回到那大杨树沟村,房子已经塌了一半,沟里也空荡荡的没有人了,她只能又回到北京,每天提着凳子和剃头工具,穿着白大褂,张望着过往的行人,盼望着有客人过来,坐在她的凳子上,她就又多了十元钱的收入。


        大毛又多了一个习惯,每天出工,兜里放一把棒茬,洒在路边废品回收箱顶上,一来二去小鸟来吃。时间长了,鸟儿越来越多,有一个鸟飞到她肩膀上,吱吱吱地叫,撵都撵不走。那叫声让她想起婴儿时儿子的叫声,怎么听怎么像儿子刚出生的叫声。她忽然哭了,眼泪掉下来,哗哗地止不住。


       人们每天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白发女人,经过废品箱,洒一把棒茬,一群鸟儿过来吃。她在不远处,站着给人剃头,鸟儿吃完了不走,围着她吱吱地叫,她祥和地笑,客人也笑,鸟儿的叫声一声比一声脆,能给人带来好心情。


       找她剃头的人越来越多。


       客人笑着问:“大姐,您好让人佩服呀!受了那么多磨难,还每天笑呵呵的。”


       “我整天苦瓜脸,客人谁也不愿意看。客人不来剃头了,我挣不到钱吃啥喝啥呀!”


       客人点一下头说:“所以您把天大的委屈都咽进肚子里!”


       大毛突发感冒,她吃几片药想扛过去。可没有两天发展为肺炎。医生让她进ICU,她说没有钱,她说早料到有这天,门口我那死去的丈夫来接我了。医生听了吓得脸色苍白,瞪大恐惧的眼睛看门口,空荡荡不见人影。可半天不到,她就死了。


       街道办事处去了她租住的平房,撬开门,发现她写的遗书,放在桌子上说:“她存有五千元,一千元给大个子城管,感谢十多年的照顾。四千元给街道办事处,麻烦把她火化后,骨灰用一个大牛皮纸袋包好,埋在凉水河边那排杨树下,一场大雨,骨灰就和泥土混在一起,她就能见到儿子和丈夫了。”


       埋骨灰那天,大个子也去了,他从网上买了一大摞纸钱说:


       “大毛姐,我给您送钱来了。到那边别不舍得花钱了,有病了也马上看呀!耽误了会让我们都为您……难过呀!”他哽咽了,一米八的汉子,哭起来像个孩子说:“每年清明,我都到这杨树下,来看您!”


       街道办事处的几个姑娘小伙,也流了泪。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