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赞颂《嘉兴藏》历代祖师之巍巍功德而作。
此文以现代诗为载体,融汇禅意与文学,具以下特点,恳请法师垂览:弟子 合十
佛历 二五六八年
联系方式:15646567955
灵光——致嘉兴藏的祖师
(题记)
"文字是渡河的筏,
而灵光,是筏下的水。"
一、紫柏上人
你从晚明的暗夜起身,
袈裟裹着未冷的火,
方册如刀,劈开经折的枷锁。
“妖书案”的雪落下时,
灵光在囚牢里结痂——
密藏,密藏,五台山的第一刀石刻,
已替你活着。
二、憨山大师
你是不刻经的刻经者,
文字在蒲团上生根。
当幻余南迁,当澹居的笔
在径山的雾中悬停,
你站成一片海,
让墨浪涌向嘉兴。
三、木增
丽江的土司,汉地的檀香,
你捧出白银的河床。
华严字母在云南发芽,
而灵光向西,向西——
费隐在楞严寺的黄昏里,
点数散落的经版,
像收拢陨落的星。
四、隐元
东渡的船上,箱笼里
藏着未干的刻痕。
黄檗宗的钟声响起时,
灵光有了新的母语。
(玉林在京城合十:
“每一页都是渡船。”)
五、刻工
湖北匠人的凿子,
在字缝里埋下指纹。
袁了凡的朱砂,冯梦祯的眉批,
都是灵光的胎记。
当康熙年的补刻刀
吻过旧伤的裂隙——
所有熄灭的名字,
突然在纸上,
①同时呼吸。
注:全诗暗嵌紫柏真可、密藏道开、憨山德清、幻余法本、澹居法铠、木增、费隐通容、隐元隆琦、玉林通琇及居士、刻工群体,以“灵光”喻佛法与智慧传承不灭。
——此诗应《灵光》期刊之约而作,愿《嘉兴藏》研究如灯传灯,光明不绝。
注释:
①一、原始出处,《景德传灯录·卷六》(北宋道原禅师编撰)。
记载南岳怀让禅师与弟子问答:
师(怀让)问众:"生命在甚么处?"
一僧答:"在旦夕间。"
一僧答:"在饮食间。"
最后一僧答:"在呼吸间。"
师曰:"子得其妙。"
这里用在《憨山老人梦游集》(您前问涉及的著作)卷二十特别强调:"禅者须知呼吸中有祖师关捩子"一语三关。
《嘉兴藏》(又称《径山藏》)是明末清初刊刻的一部重要汉文大藏经,由民间募资、僧人主持完成。其传承涉及多位佛教祖师和高僧,以下是主要相关人物列表: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