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准考证是半张粮票,
背面印着“为人民服务”的钢印。
他走进考场时,
钢笔吸饱了晒场上的麦浪。
父亲的2B铅笔在答题卡上,
涂出深圳速度的抛物线。
那年扩招的春风,
把落榜生的眼泪吹成QQ空间的火星文。
而我的考场在云端,
AI监考老师扫描虹膜时,
顺便评估了祖传的考前焦虑指数——
“基因相似度87%,
但你的作文素材库
比他们多了
整个文明的缓存。”
三代人的考卷,
从粗纸到OLED,
变的只是答案的载体。
当北斗卫星为每个座位,
投下0.01平米的阳光,
我们终于读懂——
那永恒不变的,
是铅笔屑落地的声响,
与山河运转
同频共振的心房。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