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10-18001145010
    广告

    李成恩《睡眠山水》专题评论 呼唤灵性山水 ——李成恩诗集《睡眠山水》读札

    2025-07-23 14:19:45

       作者:中文学刊

    阅读:275

    评论:0

    举报

    [摘要] 李成恩《睡眠山水》专题评论呼唤灵性山水——李成恩诗集《睡眠山水》读札◎陈丙杰摘 要:从诗集《睡眠山水》中,可以看出李成恩诗歌创作的两个特点:一是,在此前近20年的诗歌创作中,“自然”和“山水”,以及与这两者交融在一起的“历史文化”和“故乡”,一直是李成恩诗歌中不断出现的主题;二是,这部诗集是李成恩首次有

    李成恩《睡眠山水》专题评论


    呼唤灵性山水

    ——李成恩诗集《睡眠山水》读札


    ◎陈丙杰


    摘 要:从诗集《睡眠山水》中,可以看出李成恩诗歌创作的两个特点:一是,在此前近20年的诗歌创作中,“自然”和“山水”,以及与这两者交融在一起的“历史文化”和“故乡”,一直是李成恩诗歌中不断出现的主题;二是,这部诗集是李成恩首次有意识地系统总结、呈现、实践自己诗歌创作中与“山水”有关的诗学理念。

    关键词:李成恩;《睡眠山水》;灵性山水,山水行走;自然主义


    作者简介:陈丙杰,男,1985年7月出生,山西长治人,复旦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就职于复旦大学图书馆特藏中心,出版专著有《内心的火焰:中国80后诗歌研究》等,从事诗歌创作、文学评论、学术策展。


    智性叙事诗:话语空间转向的新视角

    ——分析李成恩诗歌智性叙事模式的思辨审美性


    ◎陈亚平


    摘 要:现代叙事诗不再专注于把事件线索表达成已知的一个时-空实体事实,而是把完整实体事件的叙事完整性,拆解成一个个有思想和情感穿插在事件线条中的话语空间合成体。李成恩的诗歌叙事方式不等同于后经典化的叙事方式,而是为她个人独特的认知方式所决定的后经典与经典相互关联的叙事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带有扩大了诗意构造的主观认知式的智性叙事方式。所以,她诗歌中表现的主观认知那种独一化的机制,先决性地奠定了她独一化的叙事空间。

    关键词:李成恩诗歌;智性叙事诗;思辨审美性;话语空间


    作者简介:陈亚平,男,1957年11月出生,成都人,四川光华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诗学及现象学。


    “孤山营”“玫瑰面孔”与山水精神的“生还”

    ——李成恩《睡眠山水》的审美经验转化及其诗学向度


    ◎张高峰


    摘 要:李成恩作为80后诗人一代中诗学意识辨识度极高的诗人,以其鲜明的精神性地域书写与体现女性意识历史纵深的诗作,将诗歌书写之根,深深地扎进游移的精神原乡与自然山水的生命空间。诗集《睡眠山水》呈现出诗人独特的个人心灵图景与时间存在感知,显现出李成恩于诗歌传统与当下生存相凝合的审美话语实践。她瞩目于自然山水对于人类生命意志的洗濯,于此“山水精神”成为现代性激进历程中的一种巨大的拯救力量,也更是一种诗歌传统的承接。重返文脉的“山水精神”与灵魂的秘迹,而又与整体生存境况的省察相结合,呈现出当下抒情山水的广阔内涵与独特价值。经由“地方性”书写的个人话语场、古典意象的转化与东方美感经验的纹理,以及生命意志洗濯的本源探求方面,深入探寻李成恩丰富的审美话语实践,无疑具有着重要的诗学价值与启示性意义。

    关键词:李成恩;《睡眠山水》;审美经验转化;生命意识;山水精神


    作者简介:张高峰,男,1984年出生,河北邯郸人,文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研究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研究领域为中国当代诗学理论、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


    母性的釉色与日常的裂痕

    ——李成恩诗歌的抒情方式与美学赋格


    ◎周俊锋    苏  烨


    摘 要:李成恩的诗歌以独特的女性气质为内核,构建起与当代汉语诗歌潜能深度对话的美学体系,胭脂主义的性别重构、汴河时空的穿梭叙事、母性经验的釉色裂变、城市异化的抒情抵抗、汉语基因的现代实验,李成恩以其特殊的观看方式揭示女性意识与语言革新的辩证关系。从李成恩的诗歌这里不难体认,女性诗歌通过重构历史记忆、解构母性神话及激进语言实验,将个体的私密经验尝试性地升华为一类时代性寓言,为现代汉语诗歌提供了某种“在地性勘探”与“超越性抒情”并重的书写路径,对当代诗歌突破性别叙事窠臼、重建现代性诗歌美学具有相当的启示。

    关键词:李成恩;母性;诗歌语言;抒情方式


    作者简介:周俊锋,男,1990年出生,湖北丹江口人,文学博士,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新诗语言与形式研究;苏烨,女,2005年出生,湖南常德人,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专业兴趣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


    翛然诗表 与古为徒

    ——读李成恩诗集《睡眠山水》


    ◎王西平


    李成恩和她的《睡眠山水》,以及以她为代表的中国80后一代诗人,他们今后需要走的道路漫长且艰险。因为任何时候,只要保持写作的状态,就摆脱不了对未来的担忧。明天怎么样,取决于我们怎么看待过去。在充斥着噪音与跌宕更迭的时代里,做一个不受计算机控制,且沿着诗性语言的源头逆流而行的人,恪守内心最纯净的山水精神,翛然诗表,与古为徒,笔墨传志,成而上比。


    作者简介:王西平,80后,现居宁夏银川,诗人,作家,纪录片导演,曾荣获第二十届柔刚诗歌奖,著有诗集《弗罗斯特的鲍镇》《赤裸起步》《西野二拍》,散文诗集《十日或七愁》,饮食文化专著《野味难寻》《吃的只是欢喜》《古味风华录》,小说集《铁马纪事》等,从事诗歌写作、影视制作。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