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续)
201.夏朝"家天下"确立王位世袭制,启通过甘之战击败有扈氏巩固统治。
202.商朝甲骨占卜程序包括整治甲骨、钻凿、灼烧、解读兆纹、刻辞记录。
203.西周金文记载周王赏赐仪式,常见"赐贝""赐金"等用语反映商品经济。
204.春秋铁器革命冶铁技术突破,山东临淄出土春秋晚期铁器含碳量达0.5%。
205.战国郡县制萌芽,魏国设上郡,秦国设汉中郡,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206.秦朝驰道标准道宽五十步(约69米),每隔三丈(约7米)植树一株。
207.汉代刺史制度演变:西汉为监察官,东汉末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208.三国屯田制分军屯(邓艾在淮北)、民屯(曹操在许下)两种形式。
209.北魏三长制设邻长、里长、党长,取代宗主督护,加强基层管理。
210.隋朝科举考试科目包括明经(考儒家经典)、进士(考时务策)等。
经济与科技(续)
211.商朝贝币单位"朋"为计量单位,一朋通常由10枚海贝串成。
212.汉代代田法耕作方式:一亩三甽(沟),岁代处(轮换休耕)。
213.唐朝柜坊业务包括存款(收"柜租")、贷款(月息3%-5%)、汇兑。
214.宋代市舶司税收称"抽解",粗货十分抽一,细货十分抽二。
215.元朝纸币制度中统钞以银为本位,至元钞以金为本位,面值从十文至二贯。
216.《周髀算经》记载勾股定理特例(勾三股四弦五),早于希腊毕达哥拉斯。
217.汉代造纸工艺包括沤泡、舂捣、抄造、晾晒等工序,原料多样化。
218.南朝祖冲之测算交点月长度27.21223日,与现代值仅差0.00001日。
219.北宋《武经总要》记载火药配方硝石50%、硫磺25%、木炭25%。
220.明朝《本草纲目》分类体系:16部60类,收录药物1892种。
军事与战争(续)
221.商朝战车编制每辆战车配两马,车上有甲士三人,车下随行徒兵十人。
222.战国弩机结构由望山(瞄准器)、牙(挂弦)、悬刀(扳机)组成。
223.秦军青铜剑长度达91厘米,表面铬盐氧化处理技术失传两千年。
224.汉匈河西之战(前121年)霍去病率轻骑深入,获休屠王祭天金人。
225.唐蕃之战(670年)大非川之战,薛仁贵军因郭待封违令遭吐蕃围歼。
226.宋代床子弩需百人操作,檀渊之战射程达千步(约1500米)。
227.岳家军战术"以步制骑":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专砍马腿。
228.元朝火铳发展现存最早铜火铳(1332年)口径10.5厘米,重6.94千克。
229.明朝水师装备福船设四层甲板,配备佛郎机炮、火球、火箭等武器。
230.清军入关装备满洲弓拉力达70公斤,射程200米,射速每分钟6箭。
思想与教育(续)
231.孔子教学科目"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232.稷下学宫制度学者"不治而议论",享受上大夫待遇,自由讲学。
233.汉代太学教材以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为主。
234.宋代书院规制白鹿洞书院有礼圣殿、御书阁等建筑,学田维持运转。
235.明代国子监课程包括《四书》《五经》《大明律》《御制大诰》等。
236.孟子政治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张。
237.荀子认识论主张"虚壹而静",通过"解蔽"达到全面认识。
238.董仲舒宇宙观构建"天人合一"体系,认为人副天数,同类相动。
239.范缜哲学贡献提出"形质神用"命题,批判灵魂不灭论。
240.顾炎武治学方法倡导"经世致用",开创清代朴学新风。
法律与制度(续)
241.西周刑罚原则"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体现等级差别。
242.秦律量刑标准盗窃660钱以上黥为城旦,五人共盗一钱以上斩左趾。
243.汉代诉讼程序包括"告劾"(起诉)、"传覆"(取证)、"断狱"(判决)。
244.唐代司法机构大理寺掌审判,刑部掌复核,御史台掌监察。
245.明代会审制度朝审(死刑复核)、热审(夏季减刑)、大审(宦官参与)。
246.周代婚姻制度"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247.汉代继承制度实行"诸子均分",女子可继承财产但份额减半。
248.唐代均田制规定工商业者授田减半,狭乡(人多地少)不授倍田。
249.宋代科举改革实行糊名、誊录制度,防止考官徇私舞弊。
250.明清赋役制度一条鞭法将徭役折银征收,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
艺术与文学(续)
251.甲骨文构字法已具备象形(日、月)、指事(上、下)、会意(休、牧)等。
252.西周大盂鼎铭文291字,记载周康王二十三年册命贵族盂的史实。
253.秦代书法演变从籀文(大篆)到小篆,李斯制定标准书写规范。
254.汉代碑刻高峰《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并称孔庙三碑。
255.王献之书法成就创"一笔书",代表作《中秋帖》被誉为"一笔书之祖"。
256.《诗经》地域特色《国风》分十五国风,反映各地民歌风格差异。
257.楚辞艺术创新打破《诗经》四言体,开创"兮"字句的骚体诗。
258.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子虚赋》、扬雄《甘泉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259.唐诗分期理论初唐(王勃)、盛唐(李白)、中唐(白居易)、晚唐(杜牧)。
260.宋词流派分野婉约派(柳永、李清照)与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民族与外交(续)
261.汉代西域都护郑吉首任都护(前60年),治乌垒城(今轮台东)。
262.北魏民族融合孝文帝令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通婚,改籍贯为河南洛阳。
263.唐代安西四镇龟兹(今库车)、疏勒(今喀什)、于阗(今和田)、焉耆。
264.茶马贸易规模宋代每年用茶200万斤换马2万匹,明代增至400万斤换4万匹。
265.土司承袭制度需朝廷颁发印信号纸,定期进贡,服从征调。
266.张骞出使见闻大宛(费尔干纳)产汗血马,大夏(巴克特里亚)有邛竹杖。
267.法显航海路线从狮子国(斯里兰卡)经耶婆提(爪哇)返回青州(山东)。
268.遣唐使团规模每次约500人,分四船,有留学生、学问僧随行。
269.马可·波罗记载元大都城墙周长24英里,有12座城门,街道笔直如棋盘。
270.利玛窦传教策略穿儒服、说汉语,用《坤舆万国全图》吸引士大夫。
建筑与工艺(续)
271.半坡建筑技术圆形房屋采用木骨泥墙,入口设高门槛防雨水倒灌。
272.曾侯乙编钟分三层悬挂,上层钮钟19件,中下层甬钟45件,镈钟1件。
273.秦始皇陵布局仿咸阳都城,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
274.长信宫灯设计宫女右臂为烟道,体内盛水过滤烟尘,体现环保理念。
275.大明宫建筑群含元殿采用"双阙"形制,殿前龙尾道象征天子威仪。
276.应县木塔结构使用54种斗栱,暗层加设斜撑,形成柔性抗震体系。
277.《营造法式》成就规定"材分"模数制,实现设计施工标准化。
278.元青花特征苏麻离青料含高铁低锰,烧成后呈现铁锈斑和晕散效果。
279.景泰蓝工艺需经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七道工序。
280."样式雷"图档包括画样(设计图)、烫样(建筑模型)、工程做法等。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