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轩正传(下)
作者:杨玉祥 朗诵:丁然
市政府参议室,没有那位市长到这来三顾茅庐,而是养闲人的地方。他闷得慌,就上班时间铺开报纸练习写毛笔字。市里举办书法大赛,他的(大江东去)书法作品获得一等奖,这让他出乎意料之外,又感慨万千:治理城市的本领没有用上,学习的工具到派上了用场。——他上学时不用钢笔写字,都用毛笔写字办公,到如今他用毛笔写字比用钢笔写字快得多。
好事成双,成立市书法家协会,他那见人谦恭的样子,让上上下下都觉得舒服;再加上他毕竟是局级干部,他当这个主席,也给书协提档。
八十年代初,他任团长的书法家一行出访日本,他的大幅照片上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回国后就开始有人找他求字,写匾额,他感觉自己成了名人了。
家里有个老宅,是两进院的。他被打成右派就充公了,听说住着一个独臂副总理。落实归还政策,他费尽千般周折,要回来了。签字那天,管理局的办事人员说:“我们改造装修,花了三千八百万,怎么着你也得给点吧?”
“我也没有让您装。再说我这院子,您住了二十多年,房租可是一分都没有给呀!”
九十年代书法热,许多人拜他为师,还要举办拜师仪式,主持仪式的人让弟子们冲坐在太师椅上的孙轩下跪,他站起身来说:“鞠个躬就行了,老一套不要。”坐在旁边的嘉宾,离休的王副市长直冲他伸大拇指。
孩子到美国留学,回国后在香港工作,妻子不放心,也去了香港。有人说,一个八十岁的孤老头,和保姆住在这么大的院子里,就不怕发生点事情?老婆笑着答:“我还愿意发生出点故事来,我们老孙,大半辈子活得屈得慌!现在生活好了,我就希望他每天开开心心的!”
一晃十年过去了,老婆在香港病逝。
北京一个路口西北角有个临街花园,附近的老人上午十点都来这晒太阳。孙轩骑着一辆从旧货市场淘来的日式倒闸自行车缓缓而来,见老人中有人冲他招手,就把车把一拐,在这些老人面前停下,一支脚踩在地上,一支脚依然踏在脚蹬上,腰板笔直,斜着身子冲大家温和地笑。
一位常到他院里喝酒的老人问:“今天晨勃了吗?”
他眉毛一扬说: “当然——!”
大家纷纷举起大拇指,也包含一个还剩一个牙的老太太。
有人关心地问:“光晨勃不行,你得释放。不然会得前列腺炎;堵死了还得做手术,那滋味不好受啊——!”
他笑而不语,那样子仿佛在说:“这不用你们操心,我又不是三岁孩子。”
一个刚过六十的女同志,羡慕的眼光看着老头说::“真有派!那里像九十多的老人呀!咱俩搭伙过日子吧?”
“这丫头喜欢你了,还不快点头答应!人家比你小三十多岁呢——合适!”
老爷子摇一摇头说:“老了——!”
“嘿!他还嫌人家老了!”众人哈哈大笑!
老爷子挥一下手:“你们聊着,我到超市买东西。”说完脚一蹬,侧身上了车,哧溜一下,左拐一下,上了马路;不一会儿,见不到影儿了。
艺术简介:
丁然:资深媒体人,知识型主持人,先后主持了央视、北京电视台访谈、综艺、论坛、晚会类节目。2017年被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予《公益爱心大使》,《世界和平大使》,CCTV《中华母亲》栏目主持人,CCTV《乡村振兴》栏目主持人策划人,北京电视台《BRTV礼赞新时代》活动主持人,九品诗荟创始人,《人人访谈》栏目主持人,中国书画春晚活动主持人,《芳华璀璨》民乐金奖演奏家活动主持人,太平洋电影节组委会成员,亚太区副秘书长等职。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