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10-18001145010
    广告

    杨玉祥非虚构故事:御马医家族小记 朗诵金天

    2025-07-09 21:52:43

       作者:杨玉祥非虚构小说作家

    阅读:8

    评论:0

    举报

    [摘要] 御马医家族小记作者:杨玉祥 朗诵:金天 同仁堂是清朝皇家的御医,和御医并驾齐驱的是御马医。那年代没有奔驰、保马汽车,坐驾是蒙古马,汗血马,西北马,东洋马。主人骑的马代表身份,一个日行千里之马,就是他的小祖宗。御马医的地位也就不逊色御医了。 我三姨夫家就是传了三百年的御医,听三姨夫讲,他的父亲和爷爷,都

    pb061030143.jpg 

    御马医家族小记


    作者:杨玉祥  朗诵:金天


      



       同仁堂是清朝皇家的御医,和御医并驾齐驱的是御马医。那年代没有奔驰、保马汽车,坐驾是蒙古马,汗血马,西北马,东洋马。主人骑的马代表身份,一个日行千里之马,就是他的小祖宗。御马医的地位也就不逊色御医了。


       我三姨夫家就是传了三百年的御医,听三姨夫讲,他的父亲和爷爷,都给各位王爷的马看过病,除了皇帝没有见过,皇族家的王爷和领兵打仗的大将军都见过。在兽医届可是响当当的人物。


       我读高中时,暑假就到三姨家待上二十多天。三姨家的村子叫懒马庄。——我一直怀疑村名是因为村里有个传了十几代的御马医而起的名。四面八方有了患病的马,自然拉到这里看病,赖马庄也可以说是病马庄嘛!


       母亲告诉我和弟弟:“”进了村你们不认识三姨家,你们就打听王恒富家,村里人都知道我姐夫的大名。“”


       进村的主路上停着拖拉机和汽车,上面站着的都是一匹匹高头大马,排着队等着进村看病。


       一个个院落,青砖灰瓦,长得差不多一个模样。那里是三姨夫家呢?


      我向村民打听王恒富的家在哪里?


       村民热情地说:“我带着你去吧!需要拐三个弯呢!跟你说也说不清楚。”


       大约走了七分钟,村民指着一个院落说:“这个院就是!”不等我说声谢谢,他转身就回去了。


       我闲时就到三姨夫的兽医珍所,一排墙上是中药铺的小方抽屉,每个抽屉上写着药名,那熟悉的药名,我是熟悉的,其中有我得病了吃的药。


       高头大马似乎知道自己病了,显得特别温顺的样子,三姨夫给拴在树旁的马灌药,让张嘴就乖巧地大张着嘴,   一改往日暴烈的性格。


       有周围部队和单位开着卡车驮着马来看病,个别单位送来支票,姨夫就多写点钱。有附近村民牵着牲口来看,他就收点药钱,有时甚至不要钱,村民们拉着他的手千恩万谢。他跟我说,:“穷人吃药,富人买单。”


       参加工作后,我又去了一次三姨家。我想三姨夫有二个儿子,传了十几代的医术肯定传给了大儿子或二儿子,可令我感到异常的是,谁也没传,这御医兽的手艺,在他这一代绝了。


       我叹息一声,说:“可惜了!”


        三姨夫  !“”


       他笑着悠悠然说:“绝了,早晚得绝!我这辈不绝,下辈子也得绝!我看到铁马进村——就是拖拉机。我就意识到了这个行业要绝了!”


       我再去赖马庄时,三姨夫已经退休在家。我有二十多年没有去,变化好大,搞得我迷路了。我马上向来往的村里人打听王恒富,大家都一脸茫然无措。我灵机一动说:“他有一个小儿子在昌平医院工作!”


       对方立刻热情起来说:“您说的是恕子医生家。我带您去。”


       原来村里的人,有病有灾的都到医院看病,少不了麻烦三姨夫的小儿子。他成了村里的名人。大家都不知道,村里还有一个传了十几代的御兽医,他的爷爷和父亲,是京城各位王爷的常客。也是清朝和民国,不得了的人物。


       人们总是习惯的忘记。


       三姨夫虽然九十多岁的高龄,可头脑清楚,口齿伶俐。我们聊起天,我问他没有把兽医技术传给下一代,是否后悔。


        他笑呵呵地说:“我有个叔叔,一个儿子,学的是兽医。有二十年,来看病的牲畜越来越少,钱自然赚不了多少。每年春节他到庄上看我,我总是想多拿些东西让他带回去。能帮多少帮多少。进入二十一世纪,他忽然发了,买了房子,车子,还在城里开了一家宠物医院,可红火呢!”


      “给小猫小狗看病,那赚钱容易呀!”我笑着问:“看马和看狗相通?”


       “都是畜类,当然相通。药量小一点就可以了!”


       三姨夫的兽医站,随着三姨夫的退休而关张倒闭了,可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我很为三姨夫遗憾,可他摆摆手,表示没有遗憾,人生自有天命。


       半年前,疫情期间,三姨夫患了新冠,九十五岁高龄仙去。


       那时昌平区火葬场外排起长龙,可三姨夫的女婿是军人,他的已经退伍部下正好在火葬场当差,没有在十二月的寒冬腊月挨冻,顺利地火化升天。我对三姨夫的女婿说:“你干了一件好事!”


       他说:“那是你三姨夫一辈子看好了成千上万的马呀牛呀的福报。”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首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副本微信图片_20220909013026.jpg


        金天:


        北京语言协会朗诵研究会会员,全国朗诵艺术水平考级高级指导教师,中华优秀国学经典传承教师。曾荣获北京市诵读大赛一等奖、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主办的“中华经典诵读写讲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