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续)
121. 夏朝二里头遗址发现中国最早的宫城和青铜礼器群,证实夏文化存在。
122. 商朝人殉制度盛行,殷墟武官村大墓殉葬者达79人,反映奴隶制残酷性。
123. 西周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结构。
124. 春秋弭兵会盟(前546年)由宋国向戌促成,晋楚等14国参加,维持短暂和平。
125. 战国胡服骑射(前307年)赵武灵王推行军事改革,建立中原首支骑兵部队。
126. 秦朝三公九卿制中三公指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127. 汉代刺史制度(前106年)将全国分为13州部,刺史秩六百石却可监察二千石郡守。
128. 三国九品中正制由陈群创立,初期按才能定品级,后演变为"上品无寒门"。
129. 北魏宗主督护制承认豪强对依附民的统治,孝文帝改革后废除。
130. 隋唐三省六部制中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一直沿袭至清末。
经济与科技(续)
131. 商朝贝币是中国最早货币,商王武丁时期已出现铜贝。
132. 汉代代田法由赵过推广,实行垄沟轮耕,增产达一斛以上。
133. 唐朝曲辕犁将直辕改为曲辕,操作灵活,适合江南水田耕作。
134. 宋代占城稻自越南引入,具有早熟、耐旱特点,推动稻作双季化。
135. 元朝黄道婆革新纺织技术,创制三锭纺车,松江布日产量提高数倍。
136. 《考工记》记载周代"六齐"配方,是世界最早的合金配比记录。
137. 汉代地动仪由张衡发明,可检测八方地震,精度达数百里。
138. 南朝祖冲之测算回归年长度365.2428日,与现代值仅差46秒。
139. 北宋水运仪象台集天文观测、天象演示与报时于一体,使用擒纵装置。
140. 明朝《徐霞客游记》记载岩溶地貌早于欧洲同类研究约200年。
军事与战争(续)
141. 商周时期战车每乘配甲士3人:左持弓、右持矛、中御马。
142. 战国魏武卒经吴起训练,着三重甲,持十二石弩,日行百里。
143. 秦军弩兵配备蹶张弩,射程达300步,兵马俑出土弩机带瞄准刻度。
144. 汉匈漠北之战(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各率5万骑深入漠北,歼敌9万余。
145. 唐怛罗斯之战(751年)高仙芝军与阿拉伯军交战,造纸术由此西传。
146. 宋代床子弩射程达千步,澶渊之战中射杀辽军主帅萧挞凛。
147. 岳家军背嵬军配备麻扎刀,专砍金军"铁浮图"马腿,大破拐子马。
148. 元朝回回炮由西域工匠制造,襄阳之战中抛射150斤石弹破城。
149. 明朝神机营为世界最早火器部队,装备火铳、霹雳炮等。
150. 清军雅克萨之战(1685年)使用"冲天炮",击毁俄军木堡。
思想与教育(续)
151. 孔子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学费为"束脩"(十条干肉)。
152. 稷下学宫(战国)聚集孟子、荀子等学者,开百家争鸣之盛。
153. 汉代太学(前124年)由董仲舒建议设立,博士弟子员额从50人增至3万。
154. 朱熹白鹿洞书院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后世书院楷模。
155. 明代国子监实行"历事制度",监生需到衙门实习三月方得授官。
156. 孟子性善论提出"四端":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等。
157. 荀子性恶论主张"化性起伪",强调后天教化的重要性。
158. 董仲舒"天人感应"认为灾异是上天警示,促成汉武帝独尊儒术。
159. 范缜《神灭论》提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批判佛教轮回说。
160. 顾炎武"天下兴亡"区分王朝更替(亡国)与文明沦丧(亡天下)。
法律与制度(续)
161. 《吕刑》记载西周"五刑":墨、劓、刖、宫、大辟。
162. 秦律"连坐"制规定"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163. 汉代《九章律》在秦律六篇基础上增加户、兴、厩三篇。
164. 《唐律疏议》规定"八议":议亲、议故等八类人犯罪可减刑。
165. 明代《大明律》首创"六赃"罪名,严惩贪污受贿。
166. 周代"五听"审案:辞听(言语)、色听(表情)、气听(呼吸)等。
167. 汉代"秋冬行刑"制度顺应阴阳观念,除谋反等重罪外不违时令。
168. 唐代"三司推事"由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重大案件。
169. 宋代"翻异别勘"允许犯人三次翻供后移交其他机构重审。
170. 明清"秋审"制度对死刑案件进行复核,分为情实、缓决等五类。
艺术与文学(续)
171. 甲骨文书法已具备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开书法艺术先河。
172. 西周金文《毛公鼎》497字,《散氏盘》357字,为青铜器铭文典范。
173. 秦代小篆《泰山刻石》相传为李斯所书,笔画圆劲均匀。
174. 汉代隶书《曹全碑》秀美灵动,《张迁碑》方正古拙。
175. 王羲之《兰亭序》(353年)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真迹随葬昭陵。
176. 《诗经》赋比兴手法:"赋"直陈其事,"比"借物喻情,"兴"托物起意。
177. 楚辞"香草美人"象征体系:以芷兰喻高洁,以萧艾斥奸佞。
178. 汉乐府"感于哀乐"《孔雀东南飞》长达1785字,为古代最长叙事诗。
179. 唐诗格律成熟于沈佺期、宋之问,确立平仄、对仗、押韵规范。
180. 宋词词牌《念奴娇》源自唐天宝年间歌女念奴,《雨霖铃》创自唐玄宗。
民族与外交(续)
181. 汉代和亲政策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先后嫁乌孙,携工匠传授技术。
182.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通婚,加速民族融合。
183. 唐代羁縻府州设安北、单于等都护府,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世袭官职。
184. 茶马互市始于唐宋,明朝设茶马司,以茶叶换取吐蕃战马。
185. 土司制度元明时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清雍正改土归流。
186. 张骞通西域(前138年)发现汗血宝马,引进葡萄、苜蓿等物种。
187. 法显取经(399-412年)陆路去海路归,著《佛国记》记载30余国。
188. 日本遣唐使共19次,阿倍仲麻吕(晁衡)与李白、王维结为挚友。
189. 马可·波罗游记详细记载元朝驿站制度,全国设驿站1400余处。
190. 利玛窦来华(1582年)绘制《坤舆万国全图》,首次向中国介绍五大洲。
建筑与工艺(续)
191. 半坡遗址圆形房屋直径约5米,采用木骨泥墙构造。
192. 战国铜编钟曾侯乙墓出土65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可旋宫转调。
193. 秦陵兵马俑已发掘8000余件,士兵俑平均身高1.8米,面容各异。
194. 汉代长信宫灯采用鎏金工艺,灯罩可转动调节光线,设计环保。
195. 唐代大明宫含元殿基址现存15米高,殿前龙尾道长75米。
196. 应县木塔(1056年)高67.31米,使用54种斗栱,历经大地震不倒。
197. 北宋《营造法式》规定"材分八等",实现建筑构件标准化。
198. 元代青花瓷使用苏麻离青料,呈现铁锈斑,以"至正型"为典型。
199. 明代景泰蓝正式名"铜胎掐丝珐琅",以宣德、景泰时期最精。
200. 清代"样式雷"家族设计故宫、颐和园等建筑,留下图档2万余件。
注:以上题目内容多个领域,知识点与1-120题无重复。如需继续扩展其他专题,可告知具体方向。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