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10-18001145010
    广告

    中国历史常识文化大全5000题(7)

    2025-07-07 18:11:40

       作者:传承中华国学

    阅读:2

    评论:0

    举报

    [摘要] 中国古代史(续)601.商朝甲骨档案管理:殷墟出土甲骨按朝代分类窖藏,武丁时期甲骨单独存放,并有"归档"刻辞602.西周青铜器铭文:毛公鼎铭文499字,记载周宣王册命毛公治理王畿的完整诏令603.战国铁器革命:河北兴隆出土铁范87件,可批量铸造铁农具,生产效率提升5倍604.秦朝道路建设标准:直道"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路

    中国古代史(续)

    601.商朝甲骨档案管理:殷墟出土甲骨按朝代分类窖藏,武丁时期甲骨单独存放,并有"归档"刻辞

    602.西周青铜器铭文:毛公鼎铭文499字,记载周宣王册命毛公治理王畿的完整诏令

    603.战国铁器革命:河北兴隆出土铁范87件,可批量铸造铁农具,生产效率提升5倍

    604.秦朝道路建设标准:直道"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路基厚30厘米,掺金属渣加固

    605.汉代西域屯田:轮台屯田卒三千人,溉田五千顷,年收粮五十万石供使节商旅

    政治制度(续)

    606.魏晋九品官制:一品官月俸350斛,九品官仅12斛,俸禄差距达29倍

    607.唐代科举科目:常科有秀才、明经等六科,制科达63种名目(如"博学宏词科")

    608.宋代差遣制度:"官"定品级俸禄,"职"授荣誉衔,"差遣"掌实际职权

    609.元代行省运作:江浙行省年征税粮449万石,占全国总额37%

    610.明代内阁演变:永乐时五品学士,正统后二品尚书入阁,万历首辅权重于六部

    经济制度(续)

    611.唐代青苗法雏形: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诏令州县贷粮,"收麦十偿斗二"

    612.宋代市舶税收:绍兴十年(1140年)泉州、广州两市舶司收税200万贯,占岁入5%

    613.元代纸币防伪:至元钞用桑皮纸印制,盖六处官印,伪造者处死刑并赏举报人50两

    614.明代开中法:商人运粮1石至大同仓,可换盐引1引(200斤),弘治后改纳银0.3两

    615.清代关税制度:粤海关年征关税180万两,行商需缴"行用"(货值3%)作公用金

    军事战争(续)

    616.春秋车战阵型:前707年繻葛之战,郑国"鱼丽之阵"首创战车与步兵协同战术

    617.战国魏武卒选拔:需负重"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半日行军百里

    618.秦军兵器标准化:兵马俑出土4万件箭镞,尺寸误差不超过0.1毫米

    619.汉匈河西之战:霍去病六日转战五国,歼敌3万余人,获休屠王祭天金人

    620.明代戚家军编制:每队12人,含火枪手2名、刀牌手2名、狼筅手2名、长枪手4名

    法律司法(续)

    621.西周契约制度:土地交易需"质剂"(官方契约),借贷立"傅别"(剖分为二的凭证)

    622.秦律刑事责任:身高六尺五寸(约1.5米)为成年标准,未达标者犯罪从轻

    623.汉代春秋决狱:董仲舒以《春秋》判案232例,确立"原心定罪"原则

    624.唐代保辜制度:伤人案定保辜期(头伤30日,手足伤20日),期内死亡按杀人论

    625.明清秋审程序:地方督抚八月前将死刑案报刑部,九卿会审后分类呈皇帝勾决

    科技发明(续)

    626.商代青铜配方: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硬度适中有韧性

    627.战国水利工程:都江堰"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诀,调控水量误差不超过0.5米

    628.汉代造纸工艺:灞桥纸经电子显微镜检测,确认为大麻纤维原料

    629.南朝数学成就:祖冲之计算圆周率3.1415926-3.1415927之间,保持世界纪录900年

    630.元代棉纺革新:黄道婆改进三锭纺车,松江布日产量从1匹提升至3匹

    文化艺术(续)

    631.甲骨文分期:董作宾分五期(武丁期、祖庚期等),各期字形特征鲜明

    632.西周礼乐制度:天子八佾64人,诸侯六佾36人,大夫四佾16人,士二佾4人

    633.秦代文字统一:李斯简化大篆为小篆,《泰山刻石》为标准范本

    634.汉代乐府分类:相和歌辞最多达241首,清商曲辞存42首

    635.唐代壁画技艺:莫高窟第220窟"帝王图"采用"铁线描",衣纹流畅如行云

    民族关系(续)

    636.汉代西域都护:郑吉首任都护(前60年),治乌垒城,督察三十六国

    637.北魏六镇之乱:正光五年(524年)沃野镇破六韩拔陵起义,引发全国动荡

    638.唐代安西驻军:龟兹镇驻兵1.1万,疏勒镇0.5万,控制塔里木盆地

    639.明代茶马贸易:洪武四年(1371年)定"上马给茶120斤,中马70斤,下马50斤"

    640.清代金瓶掣签: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定制,达赖转世需经中央政府批准

    建筑工艺(续)

    641.半坡建筑技术:F1大房屋面积160平方米,木骨泥墙厚25厘米

    642.战国铜剑工艺:越王勾践剑剑脊含铜量83.1%(韧性好),刃部含锡量13.2%(硬度高)

    643.秦陵铜车结构:二号安车伞盖直径122厘米,厚4毫米,重2.3公斤

    644.唐长安规划:朱雀大街宽155米,两侧排水沟深2米,坊墙高3米

    645.宋代桥梁技术:泉州洛阳桥长834米,首创"筏型基础"和"种蛎固基法"

    典籍文献(续)

    646.《尚书》传承:伏生口授二十八篇为今文,孔壁发现十六篇为古文(已佚)

    647.《汉书·食货志》:系统记载西汉田制、赋税、货币等经济制度

    648.《水经注》价值:引书437种,记载水道1252条,纠正《水经》错误30余处

    649.《通典》创新:杜佑分食货、选举等九门,开创制度通史体例

    650.《四库全书》规模:收录典籍3461种79309卷,分装36300册

    中国古代史(续)

    651.商朝青铜器铸造:采用复合范铸造技术,司母戊鼎需80块陶范组合浇铸完成

    652.西周宗法制度:确立"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的宗族组织原则

    653.春秋争霸战争:城濮之战(前632年)晋军"退避三舍",首创诱敌深入战术

    654.战国郡县起源:魏国设西河郡防御秦国,开创地方行政新体制

    655.秦朝法律体系:云梦睡虎地秦简载《田律》《厩苑律》等29种法律条文

    政治制度(续)

    656.汉代刺史职权:"六条问事"监察范围包括强宗豪右兼并土地等不法行为

    657.魏晋九品中正:中正官按"家世""状""品"三项标准评定人才等级

    658.隋唐三省运作:中书拟诏、门下审核、尚书执行,决策效率大幅提升

    659.宋代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掌行政、枢密院掌军事、三司掌财政,相互制衡

    660.明清督抚制度:总督统辖数省军务,巡抚主管一省民政,形成地方权力新格局

    经济制度(续)

    661.唐代两税法:建中元年(780年)按资产分九等征税,一年分夏秋两次缴纳

    662.宋代盐钞制度:商人纳钱领钞,凭钞至产地领盐,年发钞量最高达350万贯

    663.元代海运规模:至元二十年(1283年)运粮4.6万石,至天历二年(1329年)达352万石

    664.明代金花银:正统元年(1436年)江南田赋折银百万两,每两折米四石

    665.清代火耗归公:雍正将地方私征耗羡(约10-20%)划归公库,部分用作养廉银

    军事战争(续)

    666.春秋车战礼仪:两军列阵后击鼓进军,"不重伤""不擒二毛"体现贵族精神

    667.战国魏武卒标准:披三重甲胄,操十二石弩,负矢五十支,半日行军百里

    668.秦军军功授爵:斩敌甲士一首授爵一级,可获田一顷、宅九亩

    669.汉匈河西之战:霍去病六日转战五国,歼敌3万余人,控制河西走廊

    670.明代戚家军编制:十二人一队,含火枪手、刀牌手、狼筅手、长枪手协同作战

    法律司法(续)

    671.西周诉讼制度:民事诉讼交"钧金"(30斤铜),刑事诉讼交"束矢"(百支箭)

    672.秦律连坐范围:"什伍连坐"规定邻里互相监督,一家犯罪邻里需告发

    673.汉代秋冬行刑:除谋反大逆外,立春至秋分停止执行死刑

    674.唐代保辜制度:伤人案定保辜期(头伤30日,手足伤20日),期内死亡按杀人论

    675.明清刑部权限:死刑案件需"三法司会审",皇帝朱笔勾决后方可执行

    科技发明(续)

    676.商代天文历法:使用阴阳合历,设置闰月调节朔望月与回归年差异

    677.战国医学成就:《黄帝内经》提出"四诊法"(望、闻、问、切)诊断疾病

    678.汉代地理测量:《汉书·地理志》记载郡国、山川、物产、户口等详细信息

    679.唐朝数学发展:《缉古算经》首创三次方程解法,用于工程建设计算

    680.宋元天文仪器:郭守敬创制简仪、仰仪等,测量精度达古代世界最高水平

    文化艺术(续)

    681.甲骨文书法:线条瘦劲挺拔,结构平衡对称,已具书法艺术特征

    682.西周金文演变:早期(武王时期)笔画粗犷,晚期(宣王时期)趋于规整

    683.秦代文字统一:李斯简化大篆为小篆,《泰山刻石》为标准范本

    684.汉代隶书成熟:《曹全碑》秀美飘逸,《张迁碑》古朴厚重

    685.魏晋书法革新:王羲之《兰亭序》开创"新体",影响后世千余年

    民族关系(续)

    686.汉代西域治理:设戊己校尉驻车师,管理屯田事务

    687.北魏汉化措施:禁止鲜卑语,改姓元(拓跋)、长孙(拔拔)等汉姓

    688.唐代羁縻政策:册封回纥可汗,和亲宁国公主,维持北疆安定

    689.宋代海外贸易:泉州设蕃坊,阿拉伯商人蒲寿庚任市舶使三十年

    690.元朝中外往来: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等外国旅行家详细记录中国见闻

    建筑工艺(续)

    691.半坡建筑技术:圆形房屋直径4-6米,入口设高门槛防雨水倒灌

    692.曾侯乙编钟:音域跨五个半八度,中心音域十二律齐备

    693.秦始皇陵布局:外城周长6210米,内城周长3870米,体现"事死如生"观念

    694.长信宫灯设计:宫女右臂为烟道,体内盛水过滤烟尘,体现环保理念

    695.大明宫建筑群:含元殿高出地面15米,殿前龙尾道长75米

    典籍著作(续)

    696.《尚书》真伪:今文28篇为真,古文16篇系东晋梅赜伪造

    697.《春秋》三传:《左传》详于史事,《公羊》《谷梁》重微言大义

    698.《史记》体例: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

    699.《汉书》特点:首创"断代史",设《艺文志》记载学术源流

    700.《资治通鉴》:上起战国(前403),下迄五代(959),共1362年史事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