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氏三兄弟
杨玉祥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全民举国支持!演员捐助飞机,民主人士捐助汽车。大街小巷,到处是区县组织的捐款箱,上面贴上红纸,一派喜气洋洋的氛围!
从前线传来消息,战士们需要皮棉鞋。任务交给了A市委,会上市工商协会主席说:“A市有三个鞋厂。分别是齐家三兄弟。齐家老爷子仙去,就把产业分给自己的三个儿子。每个儿子还有一座三层高的别墅楼,耸立在市中心分外抢眼!”
军委会的人说:“那正好,每一家保证五万双鞋子,我们分头做动员工作。”
先去齐家老大家。老大听完介绍说:“五万双,可不是小数。我们得买牛皮,布料,棉花,这需要钱呀!能不能先付一半钱呀?完成任务,再付另一半的钱。”老大跟老爷子一起打天下,白手起家,苦没少受,所以很抠。
军代表脸色沉了下来,说:“嘿嘿,说不给你钱了吗?不过你看见了,前线士兵爬冰卧雪,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没人提一个钱字呀!”
另一位军代表说:“人家唱戏的到处巡演,捐助了一个飞机。难道你这企业家还不如戏子!”
军代表走了,关门时留下“哐”的一声,像是一声沉重的预示。没一年齐家老大以前给国民党做过军鞋的事儿被人揭出来了,投进了监狱,后来就没了音讯。
去老大家同时,两个穿列宁装的女市委干部踏进了老二家的别墅。老二亲自下楼迎宾,让佣人给端出酥皮点心,三炮台茶。没有等女干部说完,齐家老二就说:“不就做五万双皮棉鞋吗?我们一直想为前线尽点绵薄之力,这回有了任务,我们加班加点的干,争取早日完成!”
两位女干部笑嘻嘻出了齐家老二的门,握手话别。
其实政府还是给了一部分钱,可钱给得不那么富裕。老二再搭上点钱还是能完成任务的。可老二想的是,在这五万双鞋子里赚点利润。生意人吗?总不能白忙活!
五万双鞋子送上前线,不久警察上门,把正在喝酒的齐家老二铐走了。原来五万双鞋子都是假冒伪劣,牛皮纸当棉花,战士们在雪地里没穿几天就烂了。
老二是开公审大会后,被押刑场枪毙的。脖子上挂着牌牌,毛笔字写的是“黑心资本家”。牌上的墨迹,很黑!
同时,另一拨由军代表小张同志带着,去了老三家。老三在莫斯科大学留过学,见过世面。接到任务后,他亲自进牛皮,和新疆棉花。车间上方悬挂着横幅:“欢迎各界领导指导工作!”领导来了,军代表来了,报社记者也来了。老三亲自参加生产鞋的劳动照片还上了一家大报。最后钱花得资金链断,他让老婆把首饰金项链当掉了,才买来五万双鞋带。这五万双鞋子才算交到战士们手里。
不久,前线那边传回话,齐家老三的鞋质量最好!穿上它,战士们打了许多胜仗!要求再订三十万双齐家鞋。老三的鞋成了一个品牌!
这回政府给拨了制鞋的预付款。数量大,让齐老三大大赚了一笔。更意外的是,陆续收到全国各地的订单。车间里天天忙得热火朝天。
齐三儿的鞋成了大江南北的知名品牌!
这齐三儿还被政府推荐为市工商联副主席。国庆节,邀请到北京登上了观礼台。
没两年就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齐三儿立刻就明白了,全区第一个敲锣打鼓搞公私合营,胸戴大红花,当了一个管技术的副厂长,这让他安然度过了文化大革命。本来齐三儿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当年的老军代表又来找他了。军代表小张转业就一直在这个区里工作,如今已是老张了。文革结束老张刚刚被解放就来找齐三儿了。虽说老张如今是区委书记,可他俩早就是无话不谈的哥们儿了。一顿小酒儿之后,老张说,小齐呀,不,老齐呀,现在上边儿讲发展是硬道理,我跟区里推荐你作为改革开放的试点,区里全力支持你搞一个真正的民企!齐三儿想说什么,可这时候嘴唇一哆嗦,眼泪就下来了。
他心里感慨,时代即命运,格局就是财富。可不知咋的,嘴上说出来的却是,感谢政府,感谢老领导想着我。来,这一杯我敬您!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